现在都是先高考完知道分数后再填志愿。高考考生填志愿时所报考的学校层次要根据考生所在省份的分数线决定,所以现在一般都是先出成绩再填相关志愿,而且考生要报考的学校、专业都要参考往年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各省份各批次分数线以及招生录取情况不同且多变,建议自己填志愿前先做一下职业规划后再选择相应学校和专业,以及根据自身的考试成绩以及本省的各批次分数线做出相应选择。
按照新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实际上要完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80个组合。在组合每一个志愿单位时,考生都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之一,要结合院校特色筛选专业类别。选择院校时,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在培养理念、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专业实力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要透过专业名称辨析专业内涵。选择专业时,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根据历年录取情况,剔除录取可能性小的专业和不喜欢的专业,根据个人专业偏好和录取概率,划定目标专业的大致范围。
第三,要根据个人偏好锁定目标志愿。根据院校偏好优先、专业偏好优先、院校偏好和专业偏好并重等类型,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最终确定志愿顺序。
1、按分数全院校。首先对照自己的成绩,罗列出这个分数可以选择的所有院校。
2、不得不在意的名校效应。在上面圈出的院校内,优先选择比较有名的院校。毕竟当你毕业参加工作应聘时,用人单位看你的简历时,很在意上面的毕业院校。
3、按专业兴趣定范围。在上面圈出的院校内选择有开设自己喜欢的专业的院校,更好是这个院校的这个专业同比度比较排前。
4、参考往年分数线慎重填报之一志愿。之一志愿填报的院校,要综合考虑到分数、专业、往年招生情况等,特别是填报最后一个学校,更要有把握。